孩子有时候并不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到底如何才能得到,但是成年人必须得头脑清醒,并敢于付出代价。高考到大学这五年的时间,就是一个人从孩子像成年人的成长过渡,成长必然伴随着阵痛,这从备战高考就开始了。我们不能看到一个人承受了压力痛苦,就觉得外界的压迫不合理,也应该思考一下这是否一个生命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?
我想借着剧中另外一个孩子来谈英子到底得多努力,那就是林磊儿

林磊儿是童文洁亲戚的孩子,和方一凡同级,由于家庭变故童文洁将他接到北京家里和方一凡共同备战高考。
林磊儿的母亲早已去世,所以磊儿比其他孩子要成熟一点,为了自己更为了给母亲争气,自发努力学习。来到北京后和方一凡上同一所高中,入学后的摸底考试他第一名,方一凡倒数第一。
方一凡的问题前面楼主已经分析过,这里只谈英子。
要知道,英子以前大考总是年级第一的,但是林磊儿一来就夺走了第一把交椅,她这次摸底是第二名了。
当然,第二名依然是出类拔萃的好成绩,依然可以进入一所很好的大学,所以也不至于就怎么晴天霹雳了。
但是回到清华北大的目标上来,假如这所高中最后只有一个人能上清北,那么肯定就花落林磊儿,英子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了。
林磊儿来自福建某地区,又没了母亲,像宋倩这么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?细心辅导(宋倩自己就是个特级老师)的照顾,肯定是没有的。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学习,取得了比英子更高一筹的好成绩。
而且林磊儿的心理素质过硬,发挥一向稳定,一贯都能保持顶尖的好成绩。
我们现在假设童文洁没有把林磊儿接到北京来,那么英子就不会知道他的存在,也不会在摸底考试的较量中落败,也认不清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的道理。恐怕还是可以一路在春风高中??拿第一,在这个一亩三分地中做“土皇帝”,且不说维持这里的第一本身就不容易(春风高中冲刺班也是一班的高手啊),即便是维持了,也有外省精英的挑战。
一叶知秋,即使福建不可能遍地都是林磊儿这样的英才,即使林磊儿在地方上肯定也是少有的尖子,但是福建毕竟是有这样足以压过英子的高手存在的。不止福建,河北河南,山东山西,河北河南,浙江安徽天津重庆等等等等等等的省市,不论多寡,肯定还存在着这样的高手
高手过招,胜负只在毫厘,在高考分数上这一点体现得尤其直观。如果英子要冲击清华北大,她就绝不能掉以轻心。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做多少事?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,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随随便便就丢掉的时间啊